澳门·威斯尼斯(CHINA)官方网站-Global Leader

English

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保藏菌株11万余株 “微生物银行”让生活更美好

发布时间:2021-03-25      浏览次数:3408    分享:

       经过50余年的努力,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菌种保藏中心,保藏菌株11万余株。在这个强大的“微生物银行”里,微生物的价值被不断开发。从喝的饮用水,吃的蘑菇,用的材料等各个领域,人们的生产生活正在因为这家实验室的“民生科技”变得更美好。

  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的“地方劲旅”

  国家重点实验室背后的力量常是国家队级别的科研机构,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属于“地方劲旅”。它依托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建设,开创了省属科研院所独立承担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先例。

  “把这家实验室带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是我们藏在心底的梦想。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把梦实现。” 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郭俊说。

  “菌种保藏是基础,利用是目的,我们把保藏和利用结合起来成立了省级重点实验室。因为底子打得非常好,为晋级国家重点实验室打下了基础。”郭俊说。2013年,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第一批试点的两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人们对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第一印象是“冷藏柜特别多!”数量庞大、品类繁多的微生物经过冷冻技术处理后就在此休眠。

  依托实验室建设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菌种11万多株,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菌种保藏中心。中心不仅在2015年获批为中国专利菌种保藏机构,而且在2016年加入国际布达佩斯条约,成为一个持国际牌照的“微生物银行”。

  目前实验室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是:热带亚热带微生物资源多样性与利用、环境微生物与区域生态安全、有害微生物监测与防控。这里的科学家不断发现新的菌种,让人们免于有害菌种的伤害,同时把菌种改造成助力生产生活的利器。

  研究成果服务6万多家企事业单位

  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并不神秘,这些成果与民众的生活近在咫尺。

  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分布在哪?污染程度如何?中国工程院吴清平院士首次系统完成全国致病微生物风险调查,并构建起中国最大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识别数据库、菌种资源库和基因指纹图谱库。

  吴清平院士的研究成果充分应用在食品安全当中,比如他研制出基于我国主要基因型及特征性酶的致病微生物快速分子检测和特异性生化确证技术,较之传统方法灵敏度提高5-10倍,时间缩短2/3以上;他研发出基于稳定高效消毒剂和减少微生物耐药性的食品工业消毒新技术,提高消毒效率30%-50%。

  多个中国饮用水品牌曾遭遇“溴酸盐超标”之痛。溴酸盐是矿泉水或山泉水等瓶装饮用水经过臭氧消毒后生成的副产品,也是在国际上被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由于瓶装饮用水的消毒不能添加防腐剂,如何在解决微生物污染和控制溴酸盐的“两难”问题上实现“两全”,成为关系瓶装饮用水行业和国民健康的关键。

  吴清平院士带领团队发明针对不同水质的溴酸盐减量生成及残留去除控制新技术、基于抗干扰大样检测的污染微生物高效杀灭技术,实现了溴酸盐和污染微生物残留风险的全过程控制。该技术已在全行业推广应用,成功解决了微生物污染和溴酸盐长期难于控制的关键问题。

  2011年,科研人员在调查西藏林芝地区的野生食药用菌资源时,首次发现一种长在青冈树上的野生灵芝,后被著名菌物学家李泰辉研究员鉴定为世界级新种——白肉灵芝。经过吴清平院士团队长达10年的精心培育,林芝地区灵芝种植从无到有,累计年栽培量达500万袋的规模,产生间接效益逾4500余万元。白肉灵芝的培育成功为当地藏民增加收入开辟出新来源,已成为广东对外援助和科技扶贫的金字名片。

  种植食用菌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食用菌栽培模式十分落后,产量质量很不稳定。实验室的杨小兵研究员带领团队发明原料高效灭菌、连续接种设备和安全节能的种菇设施,提高工效5倍,创建了符合国情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实现了优质安全食用菌产品的周年生产。杨小兵率领的食用菌团队还多次深入梅州丰顺多个乡镇,建立了15个食用菌生产基地,举办培训班200余期,累计带动5000多农户参与食用菌生产,户均增收4500元。

       目前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专有技术,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85项,服务60000多家企事业单位。“我们的特点就是和产业行业结合紧密,并不是仅仅把科研成果停留在论文上。”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马连营说。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